据报道,截至目前,上海主要商圈的64家商场停车场已推出“纯净版”停车缴费二维码,消费者扫码后只需输入车牌号、点击缴费,就能直接完成缴费,不再存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泄露。

停车缴费、扫码点餐、二维码付款……如今,扫码支付已成为日常。但“扫码”并非一个简单的动作,扫完以后,消费者往往还要关注商家的公众号,并授权使用自己的手机号甚至消费记录等个人信息,消费者陷入对个人信息和隐私被泄露的担忧之中。

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多次强调:经营者将关注公众号或使用手机App、小程序作为消费者行使权利或享受服务的前提,并在此过程中获取与服务无关的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,已经违反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的规定,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、公平交易权,消费者有权拒绝和举报。

为此,各地监管部门的通常做法是,加强对相关企业的日常监管,发现一起就及时处理一起,并对相关处理信息进行公开,强化惩戒和警示作用。但是,相对于监管部门人手少,庞大的商业市场上,必然有商家存在侥幸心理。甚至一直处于监管盲区。因此,治理扫码收集个人信息,既需要堵,更需要疏。

以停车缴费扫码为例,上海市消保委对覆盖全市主要商圈的140家商场的停车场的进行了暗访,发现近半数的商场(含停车场地运营者)存在所设置的强制加入会员并关注公众号、被迫授权提供大量个人信息、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情况。除了对涉事企业企业进行约谈整改外,上海市网信办、市市场监管局明确提出,商场或停车场地运营者要推出“纯净版”停车缴费二维码,确保不收集任何个人信息。若以停车费优惠、会员积分等名义张贴商场会员码或公众号二维码,必须有充分提示并仅收集与相关服务有关的个人信息,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、选择权和个人信息合法权益。

社会治理不能满足于企业不敢违法,更要让企业不愿违法,不能违法。这就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,推动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,逐步实现社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、治理方式的科学化、治理过程的民主化。上海推出的“纯净版”停车缴费二维码,既能让企业确保不收集任何个人信息,也为企业促销活动涉及的个人信息划出了红线。这样既有必答题,也有选择题,无疑促进了使用停车缴费码的共赢。